疣尾蜥虎 Hemidactylus frenatus Duméril & Bibron, 1836.

學名:Hemidactylus frenatus

英文名:Common House Gecko

俗別名:蜥虎、蝎虎、橫斑蜥虎、善虫(台語) 

發現及命名緣由:本種最早於1836年時由法國巴黎自然史博物館工作的動物學者杜馬(A. M. C. Duméril)及畢伯龍(G. Bibron)共同發表,其所根據之標本則採自於印尼爪哇一帶;至於臺灣的首次記錄則是1885年時由英國動物學者布蘭吉先生(G. A. Boulenger)整理英國自然史博物館(Brit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)中標本而發表,其根據為3隻採自台南(Taiwanfoo)的個體。

形態特徵:軀幹長最大約6公分,而全長最大則可達13公分左右,體色主要為灰褐色或白色,且色調深淺常隨環境改變,除較細的粒鱗,體背兩側尚具許多排列略為規則的大型疣鱗,尾巴橫切面呈圓形,且其上具許多環形之櫛刺狀鱗(斷尾再生時則無此刺狀鱗),第一指具爪且趾(指)下之皮瓣為雙行;雄體具成連續排列之肛前孔及股孔,共約25-35個,雌體則無。

辨識重點:體背兩側具許多排列略規則的大型疣鱗,趾(指)下皮瓣為雙行。

生態習性:夜行性為主,一次會產兩顆卵殼不相連的的鈣質卵,有在樹皮下及落葉堆中發現其卵之記錄,以昆蟲或蜘蛛等小型節肢動物為食,尾巴極易自割,叫聲明顯,叫聲類似「嘖-嘖-嘖-嘖-」呈間隔狀連續的數個單音;常在居家房舍附近及近郊樹林中活動。

地理分布:於臺灣幾乎全島皆有記錄,是臺灣產壁虎中最常見且數量上優勢的,但仍以中南部(包括離島之蘭嶼、綠島、小琉球及東沙島)較易見到,由於其常會隨著人為活動(如搬家)擴散,加上近年來全球氣溫暖化,其於北部記錄的次數也越來越多,此外離島之記錄尚包括澎湖群島、龜山島、馬祖列島的南竿和東莒亦曾有記錄;除臺灣外,由非洲南部及東部、馬達加斯加、模里西斯(Mauritius)、亞洲南部和東南部、菲律賓、日本(琉球群島及Bonin Islands)、斯里蘭卡及印尼(包括安汶島(Amboine)、爪哇(Java)及帝汶島(Timor))皆有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