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口攀蜥 Japalura polygonata xanthostoma Ota, 1991.

 

學名:Japalura polygonata xanthostoma

英文名:Yellow-mouthed Japalura

俗別名:肚定(閩南語)、山狗太(客家語)、琉球龍蜥(中國大陸)

發現及命名緣由:本亞種是在1991年時,由日藉動物學者太田英利(H. Ota)教授所發表,其重新命名所根據的模式標本則是採自於台北外雙溪一帶,其種名中”poly”為「多」之意,”gon”為「角」之意,”ata”為「擁有」之意,不知是否是指其身上有許多具稜角鱗片的特徵;至於亞種名中”xantho”為「黃」之意;”stoma” 為「口腔」之意,即指本亞種口內側為黃色之特徵。

形態特徵:全長最大約23公分左右,尾長約軀幹長的2-2.3倍,現今台產攀蜥屬中體型最小者,體背部底色以黃褐色為主,有時偏綠相當多變,口腔外緣及舌帶明顯之黃色;下頷底色為灰色且常帶有白斑(雌體較不明顯),雄體喉部並可見明顯的銹紅色斑塊(雌體較不明顯或僅有微黃之色調),腹面為淺灰色,偶帶有黃褐色調,在體色上具明顯的雌雄二型性,雄體具較明顯之鬣鱗,且喉垂較明顯,側邊黃色或綠色之縱帶亦較雌體明顯;雌體之體長較雄體稍小或接近,全長最大亦可達22公分,至於體色,雌體除顏色較斑駁且縱斑不若雄體明顯外,外表色型亦主要分為兩類,一是顏色較一致,偶而雜有擴散狀斑紋的「均一擴散型」,另一則為背脊帶有突兀紅褐色的「棕背型」。

生態習性:晝行性,雌體亦會挖洞,將卵產於土中埋起來,一窩可產3-6顆蛋,會以小型之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為食,常見其守候於螞蟻活動路徑旁捕食,且根據研究,螞蟻為其最主要之食物,常喜歡在低海拔山區及丘陵的樹林邊緣活動,日間也會於較空曠的樹幹或地面曬太陽,但其所喜好之環境,於植被之遮蔽度通常較斯文豪氏攀蜥所喜好者為高,尾巴不會自割,體色亦常會隨所處環境改變而形成良好之保護色;生殖期以夏天為主,此時雄體具有很強的領域性,在其他動物接近時會有將其鏽紅色之喉囊下降,並作出伏地挺身之示威行為,夏夜中亦常可在植物體上發現正在睡覺的個體,雖然冬天活動個體數量會明顯減少,但蟄伏期較不若斯文豪氏攀蜥那般明顯,而在冬季出現的個體中又以幼蜥佔大多數。

地理分布:臺灣特有亞種,分布於臺灣中部以北,西半部最南包括南投及台中一帶皆有紀錄,但仍以新竹以北較有機會看到,東半部則僅於宜蘭有紀錄,另外本種尚有二個不同亞種分布於日本的琉球群島,分別為指名亞種(Japalura Japalura polygonata):產於沖繩諸島及奄美諸島(Okinawa & Amami Islands) 石垣亞種(Japalura polygonata ishigakiensis):產於八重山列島及宮古諸島(Yaeyama & Miyako Islands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