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丹吉氏蜥虎 Hemidactylus stejnegeri Ota & Hikida, 1989.

 

學名:Hemidactylus stejnegeri

英文名:Stejneger’s Gecko

俗別名:鋸尾蝎虎、史丹吉氏蝎虎

發現及命名緣由:本種最早由日籍動物學者牧茂市郎博士(M. Maki) 於1913年紀錄,然而當時其將之誤認成另一個種,即中國大陸所謂蝎虎(Cosymbotus platyurus),爾後此種亦曾分別被日籍動物學者岡田彌一郎(Y.Okada)(1936)及師大生物系劉慕昭教授(1970)採到,但都將其當成菊池氏壁虎,爾後於1985年至1989年間經不同學者一連串如試誤學習般的研究比對,最後才由日籍動物學者太田英利教授(H. Ota)及疋田努教授(T. Hikida)發表為一新種,定名之模式標本則是採自於花蓮紅葉,種名則因紀念著名美籍兩棲及爬行動物學者史丹吉氏(L. Stejneger)而得,也由於1985-1989年間一連串事件使得本種曾經使用的學名包括 H. garnotii-vietnamensis species complex及H. garnotii,而中文名所謂的「鋸尾-越南蝎虎混合種」、「鋸尾蝎虎」皆因而出現。

形態特徵:全長最大約達12公分,尾長與軀幹長相近,體色以灰色或褐色為主,深淺常會隨環境而改變,體背散佈許多淺褐色之圓形斑;身體腹面常帶有黃色,尾巴扁且兩側鱗片特化成鋸齒狀,但其並不會如截趾蝎虎那般膨大,趾(指)下之皮瓣為雙行,且第一指具爪。

辨識重點:體背散佈許多淺褐色之圓形斑;尾巴扁且兩側呈鋸齒狀。

生態習性:夜行性,行孤雌生殖,一次會產兩顆殼不相連的鈣質卵,以昆蟲、蜘蛛等小型節肢動物為食,尾巴極易自割,日間會藏匿於覆蓋物下,雄性個體非常稀少,其於生殖上扮演的角色仍待進一步之研究。

地理分布:本種在台產壁虎科蜥蜴中算是數量較少的種類,其分布由低海拔起,最高可到海拔1200公尺左右,目前之記錄相當零星,包括南投縣的集集、埔里、竹山、和社,嘉義縣的嘉義農場,及高雄縣的扇平及寶來,屏東縣南迴一帶,花蓮縣的紅葉溫泉以及宜蘭縣的天送埤皆有記錄;除臺灣外,菲律賓(呂宋島(Luzon)及民答那峨(Mindanao)及越南南部亦有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