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疣蜥虎 Hemidactylus bowringii ( Gray, 1845 ).

 

學名:Hemidactylus bowringi

英文名:Bowring’s Gecko

俗別名:無疣蝎虎、鮑氏蝎虎、原尾蜥虎、縱斑蜥虎、善虫(台語)  

發現及命名緣由:此蜥最早於1757年便由瑞典動物學家歐斯貝克(P. Osbeck)依採自廣東之標本作過描述,但由於是林奈氏創動物分類之二名法前(pre-Linnaeus)故不能用,後於1765年他又於德文版書中描述,但仍未採用拉丁之二名法命名,至於其正式描述,則是1845年由英籍動物學者葛瑞(J. E.Gray)根據大英博物館(British Museum)中由英國商人兼昆蟲學者的鮑林(J. C. Bowring)採自中國的標本命名,此標本採自中國但確實地點未知,至於臺灣本種之首次記錄則是1907年時美籍兩棲及爬行動物學者史丹吉(L. Stejneger)首次提及,其所根據的標本為1903年採自臺灣北部的一隻雄體(標本則來自著名的動物標本商人歐斯頓(A. Owston))。

形態特徵:全長最長約達12公分,軀幹長約5.5公分左右,體背顏色以灰褐色為主或深或淺,頭及體背常夾雜許多較深色的雜斑,頭部側邊的深色斑則會過眼並斷續延伸至尾基,身體腹面以白色為主,體背部之粒狀鱗細且均一,不具任何疣鱗,尾部亦不具任何刺狀鱗,趾(指)下之皮瓣為雙行,且第一指具爪;雄體具23-31個股肛孔(Preanofemoral),且這些孔在其中段呈不連續狀而由2-5個鱗片隔開,雌體則無這些股肛孔。

生態習性:夜行性為主,一次會產兩顆卵殼不相連的鈣質卵,有在樹皮下及落葉堆中發現其卵之記錄,會以昆蟲或蜘蛛等小型節肢動物為食,尾巴極易自割,叫聲不明顯,常在居家房舍附近及近郊樹林中活動。

地理分布:本種於臺灣原本是中北部低海拔較易見到,但由於其常會隨著人為活動(如搬家)擴散,故於南部及東部亦有零星記錄,另外在離島的金門及馬祖列島本種亦算常見,而澎湖群島中少數島嶼也曾有記錄;然除臺灣外,於南亞、東南亞至日本的琉球群島以及中國大陸南部包括海南島都有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