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草蜥 Takydromus formosanus ( Boulenger, 1894 ).

學名:Takydromus formosanus

英文俗名:Formosan Grass Lizard

俗別名:蛇舅母、舅母蛇(台語)

發現及命名緣由:本種最早是由英國學者布蘭吉先生(G. A. Boulenger)整理英國自然史博物館(Brit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)中標本,將7隻由瑞典籍的探險家霍爾斯特(P. A. Holst)採集自台南(Taiwanfoo)及臺灣中部之草蜥比對,依外型特徵之差異,於1894年發表為新種,種名中”formosa”是美麗島,指臺灣,而”anus”為屬於之意,合起來即是「屬於臺灣」之意。

形態特徵:軀幹長最大約6公分,尾巴最長可達軀幹長的3倍左右,體型修長,舌頭明顯分叉,幼蜥之頭背及體背部為褐色,體側由眼起延伸至尾具一深褐色之縱帶,在此縱帶兩側則常各夾有一條細線,亦由眼部起而延伸至尾基(幼體較不明顯),身體腹面為白色,而隨著成長,體側會開始出現黃色或黃綠色調,有時會形成整條的黃綠色寬縱帶將原本的深色帶蓋住,耳孔明顯,身體上部及腹面之鱗片皆具稜起(腹鱗稜起更加明顯),體側之鱗片則較細緻,一般具二對鼠蹊孔及三對頦片,第一趾節無彎曲。

辨識重點:體型修長,具二對鼠蹊孔及三對頦片。

生態習性:日行性,卵生,一窩可產2至6 顆左右的蛋,以昆蟲或蜘蛛等小型節肢動物為食,喜於草生地、灌叢或大型禾本科植物體上活動,偶而也會爬到地面上曬太陽或活動;夜間常會棲息於禾草或其他植物體上休息,活動時尾巴因有平衡及部分之纏繞功能,對其有一定之重要性,故雖會自割,卻不若守宮科或壁虎科蜥蜴之尾巴那般易斷。蟄伏之行為不明顯,在臺灣北部,即使冬季,只要天氣晴朗,仍有機會見到其出來活動。

地理分布:臺灣特有種,廣泛分布全島低海拔1500公尺以下之地區,數量在台產草蜥算較常見者;而於離島之綠島及龜山島亦有其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