鉛山壁虎 Gekko hokouensis Pope,1928.

學名:Gekko hokouensis

英文名:Hekou’s Gecko

俗別名:守宮、善虫(台語)、多疣壁虎

發現及命名緣由:美籍動物學者波普(C. H. Pope)最早根據採自中國大陸江西省鉛山縣的標本,將其命名為多疣壁虎(Gekko japonicus hokouensis)的一個亞種,而其亞種名則因採集點江西省鉛山縣( Hok'ou=Hekou or Yanshan )而得。爾後中國大陸學者周開亞等人在比較二者型態上之差異後,將其提升為一獨立的種,即鉛山壁虎(Gekko hokouensis),至於臺灣本種之首次記錄可能是1863 年由斯文豪氏(R. Swinhoe)提及,當時其所謂產於臺灣的Gekko swinhonis可能就是本種的誤認;之後,較確認的一次則是1907年時美籍兩棲及爬行動物學者史丹吉(L.Stejneger)提及(當時仍將其列為Gekko japonicus),而其所根據的標本則是1896年時,由著名之日籍動物採集者多田綱輔(T. Tada)採自於台北。

形態特徵:全長最大不超過13公分,尾長與軀幹長相近,舌前端為缺刻且其上有一圓形黑斑,體背部以灰黑色或褐色為主或深或淺,背中由頸起有一深淺交錯的短斑縱行至尾部,腹面為灰白色或稍微偏黃,部分個體上會帶有些微的點狀細斑,背部除較細之粒鱗外並夾雜有大型之疣鱗,而此疣鱗在前臂及脛部則無,趾(指)端顯著擴展,且其下之皮瓣為單行,雄體具明顯之肛前孔,且其肛後突亦較雌體明顯。

生態習性:夜行性為主,一次會產兩顆卵殼相連的鈣質卵,以昆蟲或蜘蛛等小型節肢動物為食;並常可見多顆卵聚集產於一處的情形,尾巴極易自割,白天會躲在各式各樣的遮蔽物下,包括鄉間老舊房舍之縫隙、樹林中的樹皮下及樹洞中、路邊擋土牆之排水管內或樹木解說牌後;有時亦可在白天見到其趴在樹幹上較陰暗處,其體色並常會與樹皮類似而形成良好的保護色,但人一接近時便會迅速逃離,而夜間則喜於郊區房舍或其他日間曬過太陽的水泥壁上活動。

 

地理分布:全島海拔1000 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廣佈種,為臺灣守宮屬中最常見者,離島的蘭嶼、綠島及龜山島亦有分布,至於澎湖群島則僅有少數幾個島(鳥嶼及桶盤嶼)的零星個體記錄;此外中國大陸(東部由江蘇,南至福建,西至湖南、貴州)及日本(九州南部及琉球群島)亦有記錄。